县人大常委会审议黟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及
下半年工作安排的报告、2023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
2022年县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报告的意见
8月29日,黟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分别听取并审议了县发改委主任王亮受县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黟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及下半年工作安排的报告》、县财政局局长余国富受县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黟县2022年财政决算和2023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县审计局局长程永平受县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2022年县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会议原则同意上述三个报告。
会议认为,2023年上半年,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有效开展各项工作,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平稳有序。
会议指出,我县经济发展动能不足,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不优;项目建设后劲乏力,项目谋划、储备、招引、实施仍需加强;财政收入增长后劲不足,刚性支出缺口较大;债务风险不容忽视;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粗放,改革任重道远。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按照年初既定目标不动摇,切实增强稳经济、促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坚持开源节流,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县人大常委会根据前期调研和会议审议的情况,提出以下审议意见:
一、稳增长,促进经济稳进提质。正确认识上半年主要指标增长是在去年疫情影响情况下复苏性增长,要自我加压,紧扣主要经济指标任务,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层层压实“稳增长”工作责任。进一步增加工业投入,加快工业标准化厂房建设,全力做好现有企业培育发展,抓实生产止滑回升,加大工业招商力度,加快工业增量培育。加大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力度,加快古城旅游开发和复兴,深化门票经济破冰行动,完善全域旅游基础设施,打响“黟见倾心,自在桃源”品牌。加大财税支持力度,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积极落实各项扶持优惠政策,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助力企业化解融资难题,推进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
二、破瓶颈,强化重点项目保障。要盯紧抓牢在谈在签项目,加大跟踪服务力度,确保项目尽快落地建设。要深研吃透中央和省出台制定的各项政策,聚焦国家重点支持方向超前谋划一批具有牵引性、带动性的重大项目,提高政府性投资项目立项可研评审的科学性、合理性,大力争取并规划使用中央预算内和专项债资金。要完善要素保障机制,落实专班专题调度机制,定期梳理解决问题,全力加快域见未来、龙江文旅等项目推进,确保全年重点项目投资51.5亿元以上、增长10%以上。
三、硬举措,提升财政保障能力。强化收入预期管理,充分发挥部门责任,细化工作措施,依法组织收入,确保年度目标实现;完善结转结余资金收回使用机制,加大财政存量资金盘活力度,增强财政统筹保障能力。全县上下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共同参与打造节约型政府,改变财政独家理财的局面。增强预算绩效评价结果运用,要进一步强化财政性资金绩效管理,对社会影响面广、涉及资金较大的项目要开展重点评价,推动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实质性挂钩,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四、强管理,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强化政府债务管理,严格规范举债,统筹考虑债务与发展的关系,合理安排债券资金发行;完善防范化解债务风险长效机制,有序化解存量债务。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管,促进国企规范决策、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强化地方金融管理,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等机构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非法互联网金融活动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五、惠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落实各项民生保障政策,扎实推进10项“暖民心”行动,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保就业等民生事业上精准发力,大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深化紧密型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指导和帮扶,持续不断增进人民福祉。
六、强监督,全力提升审计实效。审计部门要依法履行职责,不断加强审计监督,在服务发展大局、防范政府债务风险、保障民生资金等重点领域等方面的审计监督,做到审计一点,整改一片,规范一面。把审计监督的“后半篇”文章做扎实做到位,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督促被审计单位切实承担起整改主体责任,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评估验收。县政府及财政部门要把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作为优化财政资金分配和完善支出政策的重要依据,要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专业性和人大监督的权威性,优化人大与审计监督的有机结合,加强沟通联系、信息共享,实现人大监督与审计监督的优势互补、协同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