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大工作 > 调查研究

关于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的调研报告

发布日期:2023-12-01 17:22信息来源:黟县人大办 作者:黟县人大办 阅读次数: 字体:【   收藏

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中期之年。根据监督法有关规定,为更好推动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做好我县“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全力推动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23年工作安排,9月下旬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倪永忠率调研组,对我县“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组邀请部分市县人大代表参加,采取看、问、查、谈等方式,现场察看G530(县城—高铁站连接线建设项目)、域见未来、龙江文旅、拜年山水库、污水处理等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并深入县经济开发区尚义橡塑、领视光学、鑫创光电、电商产业园等企业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调研组还分别到县发改委、县科技商务经信局、县农水局、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县投资促进局、渔亭镇等乡镇和部门,通过听汇报,查资料,座谈交流等方式,对我县“十四五”规划纲要和六个专项规划的实施情况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全面深入了解“十四五”规划纲要有关主要指标完成、重大战略推进、重点领域创新突破及重要政策落实等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纲要》实施总体情况

    (一)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十四五”规划实施两年多以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生态立县、文旅名县、工业强县、创新活县、开放兴县”战略定位,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聚焦《纲要》目标任务落实,全力加快大黟山高颜值国际乡村旅游综合示范区目的地建设。截至2023年6月底,《纲要》确定的31项规划目标中,进出口总额、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每千人口拥有0-3岁婴幼儿托位数等3项指标已提前达到规划目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夜游客人次、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研发经费投入增长、高新技术企业数、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森林覆盖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人均预期寿命、千人养老机构床位数、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旅游总收入、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18项指标符合预期进度;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6项指标低于预期进度但经过努力有望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等2项指标低于预期经过努力仍然难以实现;县级层面不统计的指标2项。

   (二)重大战略任务进展情况

    “十四五”规划纲要确立了经济发展、全域旅游、创新能力、民生福祉、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重点任务。两年多以来,我县与时俱进、凝心聚力、抢抓机遇、铆足干劲、加压奋进,着力推进任务落实,目前各项任务进展平稳,取得的成效显著,规划实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1、经济社会发展逆势上扬。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持续推动经济健康平稳发展。全域文旅蓄势复苏。围绕“全域旅游、全景黟县”目标,实行“旅游+”战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有力推进,“景区大提升”行动深度实施,西递 “席地而坐”标准推及全省,“黟见倾心 自在桃源”宣传影像力持续扩大,蝉联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坚定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深入开展“园区跨越发展行动”,聚焦机械电子、绿色食品两大主导产业,持续推进“标准地”改革,持续优化“四最”营商环境,持续加大产业链招商,先后引进鑫创光电、脑机接口等项目签约落地,绿色工业活力迸发。特色农业高效发展,“黟品五黑”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五黑”综合产值实现8亿元,安徽黄山国家农业科技园通过验收。乡村振兴接续推进,创新发展“第六产业”,“两强一增”“六业千亿”行动融合推进,聚力建设“三个乡村”,打造国家乡村振兴示范样板,黟县成功入选首批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成为全省推进乡村振兴现场会观摩点。

    2、改革创新激发发展活力。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积极参与黄杭绿色产业带建设,持续推进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建设,弋江源有机石墨茶省级示范供应基地成功创建。扎实开展体悟实训,顶格推进“双招双引”,域见未来、龙江文旅等项目签约落地。深化“放管服”、“一网一门一次”和商事制度等改革,全面创优营商环境,“证照分离”“照后减证”不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国企国资改革持续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顺利完成,县粮食购销公司、县经济开发区投资有限公司整体划转并入县国投集团,“管委会+公司”模式常态运行。深入实施“人才增量提质行动”和“百名人才汇聚黟县工程”,“十四五”以来累计柔性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5个、高层次人才12人。“黟才码”综合服务平台上线运营,“黟企谈·谋发展”“宿村夜话、驻企走访”系列活动创新举办,精准推出“园区贷”“亩均贷”等金融产品,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3、内外兼修扮靓城乡颜值。着力统筹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全方位打造“最干净城市”,实施“三厅五道十园百微”项目。碧阳大道(向阳桥—高岐家园段)、翼然路(碧阳大道—五里转盘段)改造完成。污水厂、二水厂成功改扩建。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提升,持续开展自然村综合治理,“五清一改”实现行政村全覆盖,“五微”美丽乡村建成观摩点。交通环境显著改善,G530县城至叶村段改建工程顺利开建,昌景黄铁路安徽段具备通车条件,池黄铁路建设加速推进。

    4、矢志不移坚持绿色发展。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获省政府督查激励。深度参与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建设,拜年山水库主体开建,水系连通、水环境生态修复等项目提速快进,饮用水水源地、地表水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全面推行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空气质量稳居全省前列。纵深推进田长制,试点“小田变大田”,“黟路田园”更具底蕴。推深做实林长制,省级森林城镇实现全覆盖,入选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两山”实践蹄疾步稳,GEP核算体系初建,乡村运营机制创新试点整县推进。强化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编制古村落古建筑群保护规划,实施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工程,建成宏村、西递、南屏消防安防工程,获批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连片试点、省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项目,入选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中国文化建设百佳县市,西递、宏村入选全国文化遗产旅游优秀案例。

    5、凝心聚力增进民生福祉。坚决贯彻落实疫情防控政策,科学精准、以快制快,有效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开展十项“暖民心行动”,全力以赴把实事办到百姓心坎上。持续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双减”政策落实有力,碧山小学投入使用,碧阳幼儿园改建完成,3岁以下婴幼儿照顾服务积极开展,入选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紧密型医联体、医共体纵深推进,县医院新住院大楼、疾控及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主体完工。深入践行“一改两为五做到”,县域社会治理大数据指挥中心及智慧旅游运营中心投入使用,“作退一步想”工作法入选全省优秀社区工作法。

    (三)规划重点项目总体进展情况

    “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县深入落实省政府“四督四保”“五项机制”,全面实施黟县重点项目推进机制,构建了以县领导、项目工作组、项目管理员、项目责任单位为主体的分级推进机制,按照储备、培育、实施三个阶段,建立了重点项目分库管理机制,成立17个重点项目推进工作小组,加强项目从谋划、招引到纳统全过程服务。常态化开展“专班赛马、擂台比拼”,组建16个重点工作专班,以赛、比、拼的工作形式,不断提升政府团队干事效率,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见效、争先创优。建立要素保障会商机制,解决重点项目推进中遇到的用地计划、规划审批、林地使用审核、占用生态保护红线、环评办理及资金筹措等堵点难点问题,“十四五”共储备项目377个,总投资1157.7亿元,目前已开工、建成项目215个,完成投资126亿元,正在推进前期工作或招商待定项目151个,因投资业主等原因不再实施或者暂缓实施的项目11个。

    二、《纲要》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上看,“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全县上下统一思想、齐心协力,扎实有序推动规划落实,取得的阶段性成效是明显的。但随着机遇和挑战出现新的发展变化,规划实施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转型发展任务仍然较重。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经济基础薄弱,总量偏小,引领经济发展相关指标不理想,工业规模较小,主要产业规模不大,产业链不长,跨越式发展动能还不足、发展基础还不够牢固,产业链单一,高、精、尖产业培育发展仍需发力。旅游经济尚未打破“门票经济”壁垒,旅游业态创新不够,内容不丰富,产品供给不足,“综合消费经济”薄弱,升级传统产业任务压力依然突出。

    (二)城乡融合发展仍需提速。中心城区首位度不高,西递、宏村集聚辐射力较弱,西北山区与南部盆地通达性、联动性、协调性有待提升,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规划提出的统”的功能和分”的特色不明显,产业融合度不高。

    (三)生态改善形势有待提升。“两山”转化成效不明显,资源承载能力不强,资源优势尚待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环境保护压力增大,土地、生态、资本等要素制约愈发趋紧,生态治理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四)民生领域存在短板。我县虽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但民生领域痛点、难点依然存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够,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不足,“一老一小”多元服务体系不够完善,文化旅游形象和品牌不突出,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不高,专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财政保障压力持续增大,民生领域保障能力与群众需求仍有一定差距。

    三、意见建议

    “十四五”规划后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推动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完成。

    (一)坚持规划引领。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聚焦规划中锚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主动应对宏观形势的复杂变化,对标前行,压实责任、强化措施,努力完成《纲要》既定的目标任务。对预期确实难以完成的目标任务,及时提出调整方案。通过中期评估,使《纲要》更具有操作性、指导性,更加符合黟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二)壮大产业发展。要充分发挥我县旅游、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等比较优势,全面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坚持不懈推进“世外桃源、画里乡村”品牌建设,循序渐进破除“门票经济”,提速发展“综合消费经济”。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发展壮大特色规模,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打响“黟品五黑”区域公共品牌。要积极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产业规模,做强优势产业,形成产业链,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要大力支持传统产业技改升级,不断补链延链强链,增强传统产业发展后劲。要突出抓好产业融合化发展,力争“融”出新优势,“合”出新动力。要积极推动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产业数字化发展。

    (三)强化有效投资。要研判分析国家政策导向,抓住国家和省“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调整有利时机,加强对谋划储备类项目进行甄别筛选,立足补短板、管长远等方面,谋划一批新的重大的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要强化要素保障,发挥专班合力,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快开工、早达产,要聚焦机械电子、绿色食品两大主导产业,坚持招大引强,实施精准招商,推动招商引资扩量提质。

    (四)推动改革创新。要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赢得更大的发展优势。要抓实创新平台建设,培育壮大各类创新主体,优化完善创新平台布局,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要坚持营商环境优无止境,降低市场主体交易成本,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为市场主体“加油减负”。要深化投融资管理、财税金融、基层治理、国有企业等重点领域改革,向最难处发力、向最关键处挺进,在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上实现突破突围。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五)抓好生态治理。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要全面强化生态综合治理,扎实推进流域综合治理,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厚植良好生态底色。要坚持问题导向,紧盯生态环保领域突出问题、薄弱环节,强化部门协同,科学精准施策,下大力度、出严措施坚决抓好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治。要善于借势借力,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生态治理,打造共享共治的生态文明保护新模式。

    (六)增进民生福祉。要始终把人民满意作为最高标准,着力提升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扶幼、精神文明、平安等各方面保障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要坚持党建引领,深入开展共同缔造,不断完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要深入推进城市更新,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加强城镇品质建设,让县城更宜居、更韧性、更智慧。要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力促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