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五黑”产业增效行动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五黑”产业增效行动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
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
黟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五黑”产业增效行动是2021年度县委“十大行动”之一。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21年工作要点安排,9月中旬,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在人大常委会领导带领下,采取听取汇报、座谈讨论、实地察看等方式,对我县“五黑”产业增效行动实施情况开展了专项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成效
今年以来,县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五黑”产业增效行动实施工作,通过组建“五黑”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出台《黟县“五黑”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奖励办法(2021年修订版)》,大力实施“五黑”产业“十大提升工程”,“五黑”产业增效行动实施有力,1-8月综合产值已达3.6亿元,同比增长20%。
1、特色种养规模不断扩大,基地标准化示范区取得新的成果。开展“五黑”特色产业发展供给端摸底,引导基地种养品类选择与适度规模化发展。落实“五黑”产业种养基地扩建生产,年度新种黑粮2300亩、新建香榧基地1000余亩,黑鸡饲养量28.9万羽,黑猪饲养量2.1万头。弋江源有机茶标准化示范区获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称号。
2、产品精深加工产能提升,“五黑”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加紧配套。山长酒业(七约)、黟黑生态农业公司、朴蔓农场年度各新上黑粮米酒酿造生产线1条,有农农业和桃源食品合作建设黑玉米加工生产线1条,桃源冷链项目建成使用,黟品五黑蛋品清洗生产线投产运行。本年已新增入园培育企业2家,在园企业产业链接关联度不断提升,规模效应逐步显现。“五黑”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五黑”产业孵化中心、人才公寓、标准化厂房及雨污分流工程等年底前将全面建成。
3、致力打造区域公共品牌,“五黑”产品营销推广战略稳步实施。成立黟县“五黑”农业特色产业协会,“黟品五黑”区域公共品牌商标申请注册,推进“五黑”产品进景区、进民宿、上餐桌,开办宏村景区“五黑”食养文化博物馆。加快“五黑”产品“走出去”,放大“五黑”产品走进央视“乡村大舞台”的效应,分别在合肥、苏州等城市落地合作建成“五黑”餐饮体验中心与进入特色门店,黑猪、黑鸡活体产品成功获得入沪许可证。2021中国黑色食品产业发展黟县峰会和“五黑”徽菜创意大赛筹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种养基地规模小,区域分散,管理粗放,规范化程度不高。除香榧基地初具一定规模外,其它的黑色农产品种养基地普遍呈现生产规模小、家庭农场化、管理粗放化特点,加之易受极端天气、动物疫情、病虫害和野生动物致害等影响,种养收益难以得到保障。
2、区域公共品牌重要性认知度低,品牌商用随意性大。由于区域公共品牌尚处共同打造初期,“五黑”产业集群效应和行业协会作用不够显著,“五黑”产品质量标准制定以及运用市场化方式提升与维护品牌影响力等都有待于政府主管部门强有力的推动引导和统一监管,“黟品五黑”品牌宣传推广仍需加强。
3、龙头企业和经营主体带动性不强。有实力的龙头企业较少,“高精新”产品开发及深加工不足,副产物综合利用程度及市场占有率偏低。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不高,企业自营销售平台缺乏吸引力,赢利能力较弱。
4、产供销运行机制不够顺畅。“五黑”产业在生产供应、仓储加工、产销对接、鲜活农产品直销网点等设施配套不足,生产成本和销售(物流)费用较高。黑玉米、黑猪、黑鸡等种养技术指导薄弱,订单农业落实不畅,电商产业链尚未真正形成,农业保险、动物防疫等保障措施有待完善。
三、意见建议
1、遵循布局规划,提升规模产能水平。加强“五黑”产业基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建设,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种养基地组织模式,强化种养基地的科学管理和技术指导。加强对“五黑”系列产品的种质研究、标准研究、种养研究等,深入推进关键技术攻关,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稳定提高“五黑”产品品质。加强与省农科院黟县黑色食品研究中心、黄山学院等科研院所沟通合作,有针对性的引进和培育“五黑”产业急需人才。
2、实施品牌战略,拓宽精品开发路径。加快制定区域公共品牌长远发展规划,强化公共区域品牌的使用和管理,推进“五黑”产品质量标准的规范和统一,搭建“五黑”产品5G质量追溯平台,加强“三品一标”认证工作,为维护区域公共品牌信誉、扩大区域公共品牌影响力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大精品开发力度,注重“+富硒富锌”、产品设计“+文创元素”等融合,做足精深加工,做优产品品质,着力提升“五黑”系列产品档次和市场竞争力。创新营销模式,实行“传统营销+现代营销”、“线上+线下+体验”,做精“五黑”产品内外营销。
3、培育龙头企业,着力固链强链延链补链。坚持做强企业、培育主体,聚焦“五黑”全产业链发展,推动国有企业和园区龙头骨干企业发挥“五黑”产业“链主”带动作用,通过企地合作等方式,集聚上下游各生产经营主体,在开展技改、扩大产能、开发新产品,优化完善提升产业链中实现企业更好发展。加快“五黑”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五黑”产业园区集群效应,增强在园企业产业链接关联协同。优先安排“五黑”生产经营主体用地用工、项目建设等要素保障,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努力提高产供销环节流动效率。
4、加强组织协调,建立高效顺畅运行机制。县乡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五黑”产业增效行动,建立高效顺畅的运行机制。要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进一步完善“五黑”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做好财政扶持资金项目绩效评估,加大对“五黑”产业基地和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强化技术指导服务,充分调动广大农户参与“五黑”产品特色发展积极性,推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和“五黑”产业高质高效发展。